马建堂:适应新常态 创造新动能

2016-12-14 15:01:21 [来源:新华网] [责编:夏博]
字体:【

三、新动能创造新经济

新动能加快成长,分享经济、数字经济、生物经济、绿色经济、创意经济、智能制造等新经济方兴未艾,为我国经济实现“双中高”提供了保障。

——新经济展现蓬勃生机,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亮点。目前,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商业模式“三新”经济增加值,已超过GDP的15%。创业创新势头喜人。前十月,全国新登记企业增长28.9%,日均1.5万户,全国众创空间超过2300多家。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。前三季度,国内发明专利增长44.3%,超级计算机、量子通信等重要科技成果相继涌现,华为等创新型企业迈入世界第一梯队。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。工业化与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融合推进,一批技术含量高、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新产品快速成长。10月,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%,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.4个百分点;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64%,工业机器人增长15%。新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。前三季度,科技服务业、高技术服务业均增长11%;前十月,网上零售增长25%,比社零总额快15个百分点。旅游、文化、体育、健康、养老等“五大幸福产业”快速发展,远程教育、在线医疗等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,“互联网+出租车”催生的网约车便利了大众需求。

——新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,稳住了经济“底盘”。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,提前完成年初预订目标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也稳定在5%左右。“双创”催生了一批小微企业,成为带动就业的主力军。近年来,新登记企业90%是小微企业,开业率和活跃度都在60%以上,成为安置就业的重要渠道。比如,上海小微企业用人需求占全市招聘市场的60%以上。“互联网+”和电商平台成为就业的“蓄水池”。不当“上班族”,不用“朝九晚五”,而是开网店、自由撰稿等,这些“非传统”就业形式,愈发受到“90后”青睐,缓解了就业压力。

——新经济加快成长,改变了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。一方面,新经济通过互联网、物联网、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,借助云计算能力,把无限多的供给与需求、无限多的生产要素与广阔市场适时对接,使得消费主动力日益增强,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%。另一方面,不仅三产中新业态大量兴起,二产中智能制造、定制化生产不断孕育,而且一产中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、股份合作制也在加快发展。2015年,“三新”增加值在一、二、三产业中占比分别达4.4%、15.7%和16%。新经济加快发展,有利于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,加快缩小差距甚至“弯道超车”,抢占发展制高点!

同志们,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的战略部署,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,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,旧动能不断焕发生机,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、迈向中高端水平。

最后,预祝论坛圆满成功!

谢谢大家!

相关专题:聚焦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